編者注: 1、受市工商聯邀請,我們隨同市工商聯常委、公司董事長金禮勝參加對話世界級經濟大師——巴曙松“對話世界大師,論道城市未來”高峰經濟論壇.現將《瀟湘晨報》相關報道轉載,與同事們共享。 2、巴曙松:43歲,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,研究員,博士生導師。現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,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。
巴曙松:城鎮化,長沙的新機會 2013/4/16 瀟湘晨報 2013年,城鎮化正在成為中國政府高層著力的重要方向,同樣也成為學界爭論的焦點所在。 “未來農村轉移人口的市民化將是中國城鎮化的核心內容”,就在4月14日,由長沙市工商聯舉辦的“對話世界大師,論道城市未來”的經濟高峰論壇上,巴曙松坦率直言:中國一線城市的人口已過于密集,所以應發展城市集群。 “未來中國城鎮化的主體就是三縱兩橫交叉地帶,這將是未來政策重點扶持的城市群,重慶、武漢、長沙、合肥是最為典型的受益城市。” 城鎮化:核心是人的城鎮化 下一步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會來自于哪里?十八大之后,整個經濟增長的主線會是什么樣子?很多人都在猜測。 一種答案是,城鎮化。“對于新型城鎮化而言,核心在于人的城鎮化。”巴曙松說,相當龐大的農業人口已不在農村就業,正在成為中國城鎮化過程中的場景。怎樣通過種種制度的設計來安置?巴曙松的答案是,“讓城市接納他們,這個過程本身也會釋放經濟增長的巨大潛力。” 巴曙松預計,未來10年,人口、土地等中國城鎮化的要素都會發生變化,人口流動或出現逆轉,即原先的人口流出大省會出現農民工的回流潮;隨著中國進入工業化和城鎮化的中后期階段,未來城市中的建設用地規模將進入低速增長期;產業格局則會在沿海和內陸城市之間重新調整,制造業的內遷會加速推進。 長沙是最典型的受益城市之一 在巴曙松看來,中國未來的城鎮化,可能會走出一條區別于過去的道路。“未來人口回流的規模可能高達數千萬,特別是安徽、河南、四川、湖南、湖北、重慶這些人口流出的大省市面臨主要的回流,這一部分人也將改變現有大中城市的人口密度。” 巴曙松表示,未來中國城鎮化的主體就是三縱兩橫交叉地帶,這將是未來政策重點扶持的城市群。兩橫是歐亞鐵路橋,長江水道;三縱是海岸線、京廣京哈線、包昆線,這是一個未來城市群的重要布局。 “長三角、珠三角、環渤海從沿海向內陸產業轉移的圈外輻射城市,重慶、武漢、長沙、合肥是最為典型的受益城市。”
|